看過決鬥者宮本武藏或是吉川英治的宮本武藏的人對澤庵禪師這個名字應該都不會陌生,小說中澤庵禪師的不動智最後成了柳生一族的無刀之卷。

偶然一次在網路上看到了有人翻譯的澤庵神師的不動智神妙錄,感觸很深,對其中幾段有感覺的章節做分享。

-----------------------------------------------------------------------------------------------------------

無明煩惱住地

無明者,晦暗不明,智慧為闇所述。住地者,遲滯之境。

佛法修行可分五十二階位,若於任一階位,心為塵所滯,即稱住地。住,止之意;止,心為塵所取。就兵法而言,於眼劍來之剎那,若心有以劍攻防之意,則心為彼劍所滯,身心失念,即被斬殺,此稱心有所住。
--------------------------------------------------------------------

這一段是開宗明義,說明何為無明住地煩惱。無明為晦暗不清楚的狀態,住地則是佛法修行中因受阻而停止於任何一位階稱,而在武術兵法中,注意力被對手的招式兵器所吸引而專注在其上,便無法顧即全局,即是無明住地。

在武術常見的狀況,兩人相博初始之時,注意力一定遍及對方全身,生怕對方突然從某一角度出手,而一旦兩人開始出手相博後,則容易被對方的手或腳等部位或招式所吸引,在一些武術中常見的騙打之法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先用一個先手做試探的虛招,引開對方的注意力後再由另一手或腳由不同位置角度攻擊。因此就連正拳的練法,有的流派便會將出拳的位置分為上中下三處,採第一拳上,第二拳下,第三拳中的練習法;甚至再變六點,分上左、上右、中左、中右、下左、下右,出拳之時分擊相對距離最遠之點,也是為了在對打時能擊中對方的盲點。

 

-----------------------------------------------------------------

諸佛不動智,雖云不動,非同草木,心遍十方,無有所住,是名不動。

--------------------------------------------------------------------

這一段則說明何為不動智。所謂的不動不是真的像木石一般不動,而是心中不為萬物所迷惑,心智遍及十方,卻不為其所惑而停留。

這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解釋,基本上所有部分都由此衍生。

 

--------------------------------------------------------------------

若心有住,生種種分別,於分別中,心生黏滯,雖形能動,不能自在。

-------------------------------------------------------------------------------------------------------------

假如心因為外物而有所迷惑,便會生出種種分別心,對現前之事物產生是非、 善惡、人我、大小、好壞、美醜等種種之差別觀感,在這差別觀感中,心中便會生出種種滯礙,此時雖然形體能動,但是便不能自在。

當人的注意力被集中在某一點上,自然對其他的變化應變能力便低。猶如前面所言,在騙打的手法中,往往以先手吸引對方注意力,當對方的注意力在這一手上,則後來的變手便容易疏失而不能應付。

 

--------------------------------------------------------------------------------------------------------------

譬如臨敵十人,以一劍應之,心無所住,即捨即取,以寡敵眾,無有不足。若心有住,於第一人或能取勝,於餘諸敵,則心形黏滯。

--------------------------------------------------------------------------------------------------------------

這一段則是加強說明,像是一人面對十人之時,心中沒有滯礙,則該捨該取,沒有問題,要是專注在一個人上,對於第一個人或許能勝,但對後面的人勢必無法應付。

 

--------------------------------------------------------------------------------------------------------------

心之置所

心若置彼身,則為彼身所取;若置彼劍,則為彼劍所取;若置我劍,則為我劍所取,若置戒備,則戒備所取。

或曰:「心若置餘所,則為餘所取,故心置丹田,以應敵之機。」以此為極意,然於佛法,此非究竟。心置丹田,為次第法,同孟子所云「求放心」之階。若心置丹田而棄絕餘事,則心為棄絕餘事所取,不能自在。或問:「若心置丹田,不能得自在,心應置何處?」答曰:「心不應有住,若心住於此,則心失於彼。若心無有住,捨分別思,身心皆脫落,則全體在用,能遍於十方。」故無有一處,是心所住,此為修行之要。

--------------------------------------------------------------------------------------------------------------

這一段講心該放的地方,心放在對方,便被對方所吸引,放在對方劍上,便被對方的劍所吸引,不論放在何處,便會被何處所吸引,而不能自在。因此心不該有停置的地方,沒有停置的地方,便不會有分別的想法,身體心靈都放空,則全體都能用,便能遍於十方。

這一段講得有點抽象了,什麼是心不放在任何一物上。就像旁觀者和當局者間的差別。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身為一個旁觀者,不為任何事所迷惑,能夠輕易的縱觀全局,心無所住,不置於任何一處,便是讓人雖然身在局中,但仍保持旁觀者的心,便能縱觀全局。

 

--------------------------------------------------------------------------------------------------------------

若捺水上葫蘆,一碰即轉,無有所滯故。行者之心,應如捺水上葫蘆,片刻不留。

--------------------------------------------------------------------------------------------------------------

這一段則是很好的形象,將不動智形容如水上葫蘆,一碰就轉,片刻不留,用這種形象來說明心無所住的狀況。太極拳中有不抗不頂,不丟不離的說法,便就像水上浮球,一碰即轉,沒有滯礙,不抗對方的力,不為對方招式而作預設,而達到捨己從人之目標。

 

--------------------------------------------------------------------------------------------------------------

 水焦上,火洒雲

都云:「唯願武藏野,今莫火燎原。以此蔽天草,護隱夫與我。」

誰解:「明日朝陽東方起,便是紫花淍零時。」

世間無常,生死如電,行者自重。

--------------------------------------------------------------------------------------------------------------

這一段雖然不關武術,但卻是很好的人生觀,人常在著迷於目前假像,而很少著眼於整個人生,世間無常,生死如電,也許明日就身死,這樣的話目下的汲營又代表什麼。

我師父常叫我修行,有次我問他,到底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我師父的回答是「來得安樂,去無牽掛」,讓自己能 走得毫無掛罣,心便要放空,不為外物所移。這一篇不動智神妙錄不論在禪理、在武術、在人生指點上,都有其極為可觀之處,值得做為借鏡之處。

 

以下為全文:

一、《不動智神妙錄》 日本東海寺澤庵宗彭撰

1、無明煩惱住地

無明者,晦暗不明,智慧為闇所述。住地者,遲滯之境。

佛法修行可分五十二階位,若於任一階位,心為塵所滯,即稱住地。住,止之意;止,心為塵所取。就兵法而言,於眼劍來之剎那,若心有以劍攻防之意,則心為彼劍所滯,身心失念,即被斬殺,此稱心有所住。

若眼觀劍來,不分別思維,見劍則否,心無所住,亦無欲搶先機而反擊之意,無有少法,是心所住,入彼劍所及之距,狀若敗勢,逆取彼刃而潰敵手,恰如禪宗所云:「還把槍頭倒刺人。」此與無刀流之旨,有同工之妙。

主客交鋒,此方彼方,己劍彼劍,拍子節奏,若於是中,心有所住,則行動緩頓,為彼所斬。若臨敵時有自身想,心則有住,故不應執著自身。

修行初始,心易受身形而緊繃,若心住於劍,則為劍所滯;若心欲搶先機,則為欲搶先機所滯,以要言之,若心有住,則失其念,佛法稱此遲滯之心為無明住地煩惱。



2
、諸佛不動智

諸佛不動智,雖云不動,非同草木,心遍十方,無有所住,是名不動。

佛法有不動明王尊者,右手持劍左持繩,利齒暴出目怒視,現憤怒相護持法,妨佛法者悉降服,自坐盤石妙不動,普遍十方一切剎,憤怒為相智為體,示現一切諸眾生。

一般凡夫於是中作恐佈想,不敢礙佛,離悟近者,則知此為不動智之體現。去一切迷闇,不動智即明,身現明王心不動。故不動明王者,一心不動,無有住處,但住眾生心想。

若心有住,生種種分別,於分別中,心生黏滯,雖形能動,不能自在。

譬如臨敵十人,以一劍應之,心無所住,即捨即取,以寡敵眾,無有不足。若心有住,於第一人或能取勝,於餘諸敵,則心形黏滯。

觀千手觀音尊者,雖云千手持千寶,若於一手心有住,則餘九百九十九手,不能妙用妙自在。因心無有所住故,千手能隨順自在,以是具妙智不動,能示一身具千手,隨順自在無有礙。如人於林中,心若住一葉,則不見餘葉,行者悟此道,則了千手尊。

無知凡夫者,於身具千手,終難生信解,而起諸誹謗。今得聞少分,不應誹謗亦不執著,以法為本真實觀。

若僅觀外相,而無有心法,猶不應輕率,以慢心攻擊。是故千手道,普門普示現,法門有種種,果位則不異。

自初學至不動智者,即回歸本心,兵法亦如是。

行者初習劍時,無招無勢,心亦無所住,若見劍來,亦不分別,心無所住,隨機而應。習劍日久,得種種知見,或持劍之法,或心之置所,於臨敵手時,驚覺不自由。漸學漸參訪,積聚見地心要,於身形劍法,皆迴向初學無有知見時,概因地果位本一如故。譬如算數,自一至十,於進位時,一十相鄰。復觀音樂,十二調性:一壱越,二斷金,三平調,四勝絕,五下無,六雙調,七鳧鍾,八黃鍾,九蠻,十盤涉,十一神仙,十二上無。

最低壱越,最高上無,初音終音,緊密相鄰,故至高至低,至實至空,大智若愚,無華巧之飾。以是義故,無明住地,不動妙智,本來一如,無心無念,動靜自在,不為煩惱所縛。

譬如田中稻草人形,其相離持弓箭,本無守護作物之心,而鳥獸見之逕自逃散。世間眾道究竟,亦復如是。相雖種種,無住為要,無心無念,如稻草人形。

痴愚無智者,以無智慧故,不能顯鋒;具甚深智者,不露鋒芒;一知半解者,有聰無智,示其小慧,甚為可笑,今出家眾,狀似有道而作佛事,應以為恥。

後論理事修行,理者為尊,其究竟則不取萬物,唯捨一心。然若無事之修行,縱得其理,身形不得自在。有事無理之修行,亦復如是。故理事修行,如車兩輪,不可缺一。



3
、間不容髮

間不容髮者,兩掌相擊至有音聲,無一髮可容之隙。掌擊之聲鳴,非經思量而後有。於交鋒時,心住彼劍,便顯間隙;若彼劍與自形間,無一髮可容,則彼劍己劍,本無差別。此理與禪宗公案同,佛法以無住為要,呵遲滯之心,稱其為無明煩惱。



4
、石火之機

此意與間不容髮同,非關快慢,以無住為要。心若有住,則為人所伺;心欲速疾,則為欲速疾之念所滯。江口遊女,有詠歌云:「浮生若夢,為求心止。」此實兵法之要。

若問:「如何是佛?」「佛法心要?」於彼聲將絕未絕之隆,或舉拳,或答之以「一枝梅花」、「庭前柏子樹」。此答非關善惡,無思量處,貴心無住故。若心無住,則不為六塵所滯,此不動心,若經思量,寓於文字,則美言藻飾,亦是煩惱分別。

石火之機,迅如閃電。譬如有人,呼彼名字,彼不經思量,諾應之,此非經思維之心,即不動智。若聞名字,思維分別,則心為塵所動,是為凡夫。法門雖三萬六千,以明心為要。未明心之人,心隨業轉。世或有緣覺,自明其心,是事甚難。欲以文字,以明其心,是事亦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世間學問,亦論是心,然理事有礙,不能一如。參佛悟道者,恰如兔角,行未深故。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5
、心之置所

心若置彼身,則為彼身所取;若置彼劍,則為彼劍所取;若置我劍,則為我劍所取,若置戒備,則戒備所取。

或曰:「心若置餘所,則為餘所取,故心置丹田,以應敵之機。」以此為極意,然於佛法,此非究竟。心置丹田,為次第法,同孟子所云「求放心」之階。若心置丹田而棄絕餘事,則心為棄絕餘事所取,不能自在。或問:「若心置丹田,不能得自在,心應置何處?」答曰:「心不應有住,若心住於此,則心失於彼。若心無有住,捨分別思,身心皆脫落,則全體在用,能遍於十方。」故無有一處,是心所住,此為修行之要。



6
、本心妄心

本心者,無住之心,全體在用。妄心者,有住之心。本心若有所住,即是妄心。若失本心,不能全用,故不失本心,是事為大。本心如水,妄心如冰,水洗萬物,冰則不能。冰水非異,若冰溶解,則具妙用。心若有住,如水結冰,不能自在,去有住心,即為自由。



7
、有心無心

有心者,心有所住,此為妄心。無心者,雖云不動,非同草木,無有所住,不為塵所動,不即一事,不離一事,全體在用。心若有住,則不自由。譬如車輪。若為固定,則不能轉,心亦如是。心住一處,則見不遍餘色,聞不及餘聲,心有一物故。若心無住,則能隨應,然若有除事之想,則心尚存一物。故不思維,塵自離心,是為無心。行者修習漸久,火侯漸深,自得箇中三昧。若心汲汲,反不能至。



8
、水上葫蘆

若捺水上葫蘆,一碰即轉,無有所滯故。行者之心,應如捺水上葫蘆,片刻不留。



9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行一事時,若心有事相,即為斯事所滯。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種種道藝,若心無住而行之,則堪稱達人。因心有執,而有輪迴,生死相伴。譬如賞花,心生讚嘆之時,應無所住。故古歌云:「花不迷人人自迷。」

敬者,主一無適。持劍揮劍,心住一所,不及旁務。儒 家事 君,以敬為重,然於佛法,則非究竟,為次第法。主一無適,不及旁務,戒慎恐懼,若以此境為常,日久反不自由。譬如為繩所縛之貓,捕雀不得自在。若捕不捕,善調練之而去諸縛,則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趣。行者之心,亦復如是。善以調練,去心散亂,能收能放,心無所住,自由無礙,方為究竟。以劍而言,心不住彼,不住己,人空、我空、劍空,亦不住空。

昔鐮倉無學禪師於中國時,為元兵所捕,於斬首之際,作「電光影裡斬春風」偈。無心之境,則電光迅雷之瞬,心無一念,人空我空一切空。心無所住,能斬初春之風。於斬春風時,亦無劍、手之想。如是忘卻心事,方堪稱高人。譬如綵女妙舞蹈,扇羽蝶形步蓮花,若彼心欲妙扇、步,則心有住有罣礙,如是有心之作為,不堪極意為下乘。



10
求放心

孟子云:「求其放心而已。」意為求散亂放逸之心回自身。譬如雞犬逃散而尋回舍。心為身主,故莫放逸。然邵康節云:「心要放。」意為心若有縛,則不自由。心若放逸,則攝心回身,如蓮花出於淤泥,此為初學之階。其上者,如水精於淤泥中,不以為意,不為泥染,來去隨意。故孟子之求放心至究竟時,則為邵康節之心要放。中峰和尚亦云:「具放心」、「具不退轉」,即精進而行,無疲憊想。身心性命,若不趨於上乘,則終於下乘



11
急水上打毯子,念念不留

置毯於激流之上,潮來浪去,毯不滯一處,心之作用,亦復如是。



12
前後際斷

前心不捨,今心殘留,則心有住,捨前心今心之隙,無有一處心停留,是為前後際斷。



13
水焦上,火洒雲

都云:「唯願武藏野,今莫火燎原。以此蔽天草,護隱夫與我。」

誰解:「明日朝陽東方起,便是紫花淍零時。」

世間無常,生死如電,行者自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怪大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